|
|
女村官小传——李存英“一心一意为百姓做实事” |
2017-04-17 15:14 作者:李存英 来源:研究会 合阳县妇联 浏览次数: 文字大小:
【大】
【中】
【小】 |
一心一意为百姓做实事
甘井镇西阳村党支部书记 李存英
简介:李存英,1962年出生,17岁初中毕业后担任村上的生产队队长;1991年至今担任妇女主任;2001年至今担任甘井镇西阳村党支部书记。
甘井镇西阳村是由两个村民小组组成的一个自然村,全村耕地面积2200亩,人口653人。位于渭北高原合县城以北15公里,梁山脚下,属渭北旱原地带十年九旱,靠天吃饭,历代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。为了改变现状,李存英与村干部辛勤付出,抓住党和国家政策机遇,多年的努力让西阳村的环境面貌大为改观,生产、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水是农业的命脉,上任后李存英首先从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着手。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,收多收少在于肥,有收无收在于水,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,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,首先要解决农田的灌溉问题。在没有任何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下,只能自力更生,李存英发动全体村民,共筹资50万元,打了4眼机井,并配套了全部的泵电设施,一次性试水成功,解决了全村人的苹果灌溉问题,提高了苹果的质量和产量,苹果面积达到1200余亩,彻底改变了历代地处旱原靠天吃饭的观念。
由于全村苹果面积广,每年更新换代的果园修剪的废旧枝条,堆满了全村的各个角落,烧之不尽,污染了环境,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整洁。李存英就引导群众从河南西峡引进香菇生产,利用苹果的废弃枝条变废为宝,作为香菇生产的原料大力发展,既做到了物尽其用,又达到了环保的目的。目前香菇已成为苹果产业之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,发展香菇基地2个,占地面积30亩,总棚数130棚,全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。
为了改造巷道环境村容村貌,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。在没有项目资金支持的情况下,李存英发动村民筹资筹劳自己动手,节省资金50%,仅投资20余万元打造水泥路面,硬化巷道1840米。彻底解决了下雨一脚泥,天干一身土的现象,方便了村民的出行。
随着人民居住环境的改善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农民收入的增加,物质基础的满足,精神需求不断的扩大,李存英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,投资40余万元新建250余平方村部、 2000余平方广场,并增添了内部设施:办公桌椅、会议桌、农家书屋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、锣鼓服装、各种健身器材一并齐全。村上经常开展各种娱乐活动,大大的满足了人民在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。
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,居住条件的变化,环境卫生突显而出,李存英根据实际情况,订立了相关的制度,并建立了长效机制,全村设立垃圾集中填埋点2个,各巷道设立垃圾临时堆放点一个,村环卫工2人,具体负责清扫拉运填埋。村上筹集相应的卫生费用,保证了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,村干部分巷负责,全村干部定期检查评比,基本做到了巷道卫生街道化管理,呈现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一片景象。
2012年西阳村获得甘井镇年度整体工作考核“一等奖”;2013年获得县“平安村”;2013年获得甘井镇群众性广场舞表演赛“一等奖”;2014年获得甘井镇“先进党支部”;2015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获得甘井镇“先进村”。
成绩代表过去,李存英还在苦思冥想,要为百姓做更多实事。让西阳村的村民奔上小康生活,让西阳村的建设越来越好。
|
|
|
请遵守《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。
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、损害国家利益、破坏民族团结、破坏国家宗教政策、破坏社会稳定、侮辱、诽谤、教唆、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。
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(直接或间接导致的),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。 |
|
|
|
|
|